專項債|前期謀劃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對策
根據日前穩經濟一攬子措施的要求,專項債的發行速度明顯加快,據統計,截止今年5月份。專項債發行已經達到3.32萬億元,與去年同期2.55萬億元相比,今年專項債發行速度明顯加快。根據各地已披露的專項債發行計劃,可以預計今年6月,單月新增專項債額度很有可能會破歷史新高。之前,單月新增專項債額度最高是9980億元,而今年6月份專項債實際發行規??赡軙^1萬億元。
一、專項債券快速增長的原因
專項債的發行增速背后除了是作為基建投資重要資金來源的原因之外,深層原因還有兩點:
1、不增債務、風險可控
當前,監管部門對地方隱性債務的管控并沒有絲毫放松,各地政府融資渠道受限的情況下,專項債是以能夠產生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為基礎,以未來收益能夠償還債券本息為前提,項目本身具備收支平衡的特點。所以專項債融資不會列入政府隱性債務,是地方政府合規、有效、低成本融資,發展經濟的重要工具。
2、專項專用、快速見效
專項債券項目是國家政策鼓勵和引領的領域,對于缺乏收益,低效重復的基建投資,專項債是不會參與的,專項債所支持的項目一般要求具有未來現金流的確定性,最低限度是惠民生、補短板,是社會真實需求的建設內容,例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基建、新型城鎮化、農林水利和生態環保等。
二、當前發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項目前期謀劃準備不成熟
部分地市、縣區受專項債申請額度的影響,為了能為當地爭取到更好的發展機會,在項目前期謀劃還不夠充分、成熟的情況下,倉促包裝上報項目,有些項目立項、用地、規劃、環評等前期工作還不夠完善,就倉促立項申報。這些項目一旦進入到實施階段,就出現了落地難的問題。此外,在項目儲備、申報清單中有不少項目開工時間是債券發行當年,這個時候前期工作還沒完善,半年內項目就要滿足資金需求,就要開工,不符合實際建設項目的邏輯。
所以,這幾年我們也看到出現專項債資金閑置、挪用、甚至違規的情況時有發生,湖北省20年的審計就發現當年有44.38億的專項資金沒有及時使用,增加利息負擔達到1.66億元。
2、項目收益不足,償債來源單一
專項債券發行要求項目是具備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還債資金來源通常為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通常來說,政府性基金收入的85-90%都是來源于土地收入,在當前土地財政模式已經不可持續的情況下,如果項目本身造血功能不足,比如水利、生態環境等沒有相關收入的項目,那就需要前期提前謀劃,才能滿足債券發行要求。
3、項目分散,不能持續發力
專項債的原則之一是集中力量做大事,從而發揮債券資金快速起效的拉動經濟作用,但是目前還存在一些總投資額不足1億元的項目,這些項目不僅抗風險能力不足,還加大了管理難度,同時也不能起到專項債應有的快速拉動經濟之效。
此外,專項債項目是可以按年度資金需求持續申報,但是有的發行主體對專項債發行政策不夠了解,或者不熟悉后續管理,放棄了申報機會,白白喪失了合規使用資金的機會。
三、專項債前期謀劃的建議與對策
1、充分做好前期謀劃、優選項目、拓寬收益來源
做好專項債發行的事前規劃,把專項債券工作常態化,積極深入挖掘符合專項債券要求的項目,提前做好前期土地、規劃、立項工作,確保項目能夠根據需要隨時上報。
對于專項債重點支持的領域,比如水利、生態環境等國家重大戰略項目,項目如果沒有明顯的收益,要充分挖掘項目自身及相關配套工程和附屬工程的收益,或者通過打包的方式,挖掘區域內具有產業關聯性,且具備收益的項目,拓寬項目收益來源。例如水利項目本身不產生收益,可以與相鄰區域停車場項目打包申報;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沒有收益,可以與園區內停車場及充電樁打包申報。
2、制定考核目標,建立績效評價機制
由發改部門牽頭,會同財政部門、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對于已發行的專項債項目,建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機制,主要對已發債項目支付進度、資金需求額度和發債額度等方面制定考核目標,實施定期績效評價,對于績效評價得分較高的地區,未來專項債額度可以進一步傾斜。
3、制定申報工作操作指導說明
由于專項債項目申報的信息填寫要求高度的認真、謹慎、這要求在申報工作中,要對工作各個基礎環節,尤其是信息填報高度重視,這包括申報條件、支持領域、申報程序、信息填報要點等,都建議編寫詳細的操作指導說明,否則都有可能因為細節問題導致申報不成功。同時還要考慮開工時間、專項債資金需求、前期工作情況等指標,要形成資金實際支付進度與建設進度相符合的內在嚴謹邏輯關系。
作者:高級研究員 劉鵬
編輯:呂彤彤
審核:胡斌
聯系電話:0371-8655 3327